東紅—中華獼猴桃主栽品種
東紅獼猴桃由中國科學(xué)院武漢植物園于2001—2010年從‘紅陽’實生后代中選育而成,2011年申請新品種保護。獲得受理,2012年12月通過國家品種審定(國S-SV-AC-031-2012)。
果實長圓柱型,平均果重70-75克,果頂園、平,果面綠褐色,光滑無毛,整齊美觀,果皮厚,果點稀少。果肉黃金色,色帶略比‘紅陽’窄;肉質(zhì)地細嫩,汁中等多,風味濃甜,香氣濃郁,含可溶性固形物15%—21%、干質(zhì)物18%—23%、總糖10%—14%、有機酸1.0%—1.5%、維生素C100—153毫克/100克鮮重;礦質(zhì)營養(yǎng)豐富,特別是鉀(2600毫克/千克)和鈣(446毫克/千克),果實含鈣量高有利于貯藏,這可能是該品種果實的耐貯藏性遠強于‘紅陽’的原因之一。果實采收后30—40天以后才開始軟熟,果實微軟時就可以食用,食用期長,均在15天以上。
樹勢中等偏旺,枝條粗壯,一年生枝茶褐色,二年生枝紅褐色,老枝黑褐色。葉片大,葉色濃綠,葉正面平展,深綠色無毛;葉背綠色,被毛灰綠色;葉脈綠色,葉柄向陽面有微紅色,被毛灰褐色;葉基部心形?;ò?span style="font-family:Calibri;">5片,基部分離,乳白色,花冠直徑4.2厘米,柱頭直立,32—35枚,花藥56—60枚,雄芯退化。
該品種萌芽率約70%,果枝率約88%,坐果率95%。平均每果枝有花序5—9個,在結(jié)果枝的第1—9節(jié)著生,花有單花,二花和三花,幼樹已單花為主。單花占88%—100%;成年樹已單花和三花為主,三花和單花分別約占43%、46%。嫁接苗定植第二年少量結(jié)果,第三年大量結(jié)果,第四年平均株產(chǎn)13千克以上。
參考:在湖北武漢,2月下旬萌芽,4月上旬開花,4月中旬坐果,8—9月果實成熟,11月落葉休眠。
圖片來源:《中國獼猴桃種質(zhì)資源》黃宏文 主編 中國林業(yè)出版社
東紅獼猴桃切面圖